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社会新闻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社会新闻

“村暖花开·乡村扶贫扶志人物评选”活动启动

时间:2018/12/3 16:51:36   作者:王小语   来源:中国新教育网   阅读:921   评论:0

  2018年12月3日,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与中国平安将联合发起“村暖花开·乡村扶贫扶志人物评选”活动,并于即日起公布评选细则。活动旨在向那些奋斗在乡村扶贫扶志工作一线的榜样人物致敬。

  本次评选设置“乡村优秀致富带头人”“乡村好医生”“乡村科技好校长”“乡村科技好教师”四个资助类别,分别评选100名优秀代表人物。其中,“乡村优秀致富带头人”“乡村好医生”候选人由各省、市、自治区合作单位推荐,“乡村科技好校长”“乡村科技好教师”候选人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创造教育分会征集。最终,四个类别的百名优秀代表人物均由专家评审委员会审定评出。

  依托于人民日报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,活动将积极发现扶贫扶志典型,讲好扶贫故事,创作正能量内容。下一步,活动将联合公益基金会主办资助仪式,为上述代表人物提供资助。

 乡村扶贫,到了“啃硬骨头”的阶段

  2015年6月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“啃硬骨头、攻坚拔寨”的冲刺期,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,特别要在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。在11月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,他强调: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。十九大会议更是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,坚持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,坚持大扶贫格局,注重扶贫同扶志、扶智相结合,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。

  党的十八大以来,中国贫困规模大幅缩小,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9899万人减少到2017年3046万人,累计减贫6853万人,平均每年减少1370万人,减贫规模前所未有。贫困发生率从10.2%下降到了3.1%,累计降低7.1个百分点,贫困县数量首次减少,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,迈出了坚实的步伐。

 以榜样的力量,激励脱贫攻坚

  乡村扶贫扶志离不开优秀人才的坚守。那些扎根乡村一线的优秀扶贫扶志人才,是乡村脱贫的生力军。孔子有云:“见贤思齐”,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对榜样们进行表彰,会激励更多的人才投入到乡村扶贫扶志事业中,为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保障。

  “乡村优秀致富带头人”,旨在评选能够精准识别并帮扶贫困人口取得突出减贫成效的村干部,激励奋斗在乡村产业扶贫一线的引领者。

  “乡村好医生”,旨在评选能坚持提高自身医护水平、认真履行医护职责、积极传播医护知识的乡村医生,激励奋斗在乡村医疗扶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。

  “乡村科技好校长”及“乡村科技好教师”,旨在评选师风师德良好、长期坚守乡村、积极推进科学课程改革和科学素质教育,并取得显著成果的乡村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们,激励奋斗在乡村教育扶贫一线的教育工作者。

  “三村工程”,助力脱贫攻坚

  本次评选活动积极落实中央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”战略布局。2018年年初,中国平安成立三十周年之际, “三村工程”正式启动,包括致力于乡村产业扶贫的“村官工程”,医疗扶贫的“村医工程”,教育扶贫的“村教工程”。“三村工程”预计总投入100亿元,分三年逐步在全国实施。其中,“村官工程”将为贫困地区提供1000亿元扶贫贷款;“村医工程”将在贫困地区升级1000家乡村诊所,培训10000名乡村医生;“村教工程”将升级1000所贫困地区乡村小学、培训10000名乡村教师,并为乡村小学提供平安智慧教育模式和设备,链接城市优质教育资源。

  目前,“村官工程”的“平安扶贫保”模式已实现落地,以“4+1”智慧医疗为核心的村医工程,以“4+1”平安智慧小学建设为主体形式的“村教工程”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行中。截至2018年11月26日,村官项目,中国平安累计发放扶贫贷款36.45亿元,挂钩贫困户约1.5万人;村医项目,已升级165所乡村卫生诊所,培训4199名村医,开展移动健康检测76场,共体检9571人次,义诊3906人;村教项目,已升级271所乡村小学,培训了2608名乡村教师。

  “三村工程”发起人、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表示:“企业逐利是本能,但只是微小的起点。企业的本分,是做大、做强,拥有反哺社会的能力,企业的境界,在于用自身的能力为国家、为民族撑起众安道泰的一片天。”以“三村工程”助力乡村“贫有所助、病有所依、学有所教”,以扶贫人物评选为乡村脱贫汇集榜样力量,这是“三十而立”的中国平安对社会的诚意“反哺”。

  (“村暖花开·乡村扶贫扶志人物评选”报名详情,请关注公众号“中国平安”的发布信息)


本类更新

本类推荐

本类排行

未经中国新教育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。 
投稿邮箱:418526785@qq.com  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 
闽ICP备1201038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