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  设为首页
教育综合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教育综合

大脑智库:为什么说中国教育不见得比中国足球更有希望?

时间:2018/8/16 14:00:57   作者:王小语   来源:中国新教育网   阅读:970   评论:0

     近些年,有关中国教育的言论层出不穷,最令人印象深刻且深思许久的,还是易中天先生在北京参加《经济观察报》的一个论坛时,问教育家杨东平先生:中国教育和中国足球哪个更有希望?杨先生想了半天说,教育吧,足球没有希望也就算了,教育不能没有希望。

     同样关注中国教育现状的,还有美国第一智库兰德公司,其出具的《中国现状分析报告》指出:“在中国人的眼中,受教育不是为了寻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质量,而只是身份和显赫地位的象征和标志;中国可以培养出大批的高级能人才,但却很少培养出合格的可以独立主持的管理级专家;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别人那里得到尊敬,并不是因为他们为了别人的幸福做过什么,而只是因为他们获得、占有了相当的知识,他们中的大多数只不过是一群仅仅通晓考试,却从不关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。”

     暂且不管这份报告的真实与否,其对中国教育及中国精英阶层对知识的看法却大抵如此——中国教育已经丧失原本该追求真善美的底色,只剩利益与否、成功与否,颇有古代“脱却青衫换紫袍”的味道。

为什么说中国教育不见得比中国足球更有希望?

     中国从隋炀帝开始实行科举制度以来,开创了“知识”与“官位”或者“社会地位”高度挂钩的新时代。这种制度在改变长久以来的官位推荐制以来,对人才的使用无疑是具有革命性的推动作用,更多的社会底层青年可以通过“头悬梁,锥刺股”般的忘我学习,打破阶层的藩篱,突围到“士大夫”阶层,一朝金榜题名尽可“一日看尽长安花”。尤其进入宋朝以来,赵宋官家给予文人至高无上的地位,以期与“士大夫”阶层共治天下。“学而优则仕”成为无数读书人和社会各阶层的主流意识。

     “知识=工具、教育=途径”的概念如影随形、根深蒂固,古今同理:从前的人为做官读书,现在的人为一纸文凭读书,跟丰富人生和完善生命没半毛钱关系;从前的人应试做官为光宗耀祖,现在的人参与公务员考试为得“铁饭碗”,本质是没有区别的。此类意识无疑是对知识和教育的亵渎,许多高考生在参加完考试后撕书毁卷的行为更是如此。

     当然,我们并非否认科举及应试制度,一如互联网业界所提倡的“小步迭代”,在人类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,又发展到如今的信息社会以来,教育的进化也需要时间。只是眼下,我们对于教育的功利性认识,已然迎来了最为艰难的时刻。

为什么说中国教育不见得比中国足球更有希望?

     如何破解这个难题?

     还得以人为突破口,从最关注教育、最舍得投入教育支出的群体入手——中产阶级群体来分析。艾瑞咨询发布的《2017年中国中产阶级家庭教育观念白皮书》称,59.5%家庭的子女正在接受课外培训班学习,91.1%的中产家长并不满足于孩子的基本教育花销,愿意在子女教育上额外经济投入。他们没有富裕阶层的淡然,比“穷人”阶层更奋进,刚刚从贫穷的原生家庭中跳脱出来,希望孩子能超越自己,对孩子的期待达到了空前高度,是当下最为焦虑的人群。

     有家长曾言:在跟别人介绍自家孩子养过鱼、蟹、虾、独角仙、蚱蜢、螳螂、蟑螂、竹节虫等和十几种植物时,大家总会在惊呼后发出同样的质疑,“你怎么能让他花这么多时间做这些无用的事,他哪儿还有时间读书啊?!”仿佛,养这些小东西都是不务正业、不重要的事,只有读书才有用,才是孩子最应该做的。

     你看,“有无用处”已是大多数成人评判孩子处事的标准,每一句“你做那有什么用”,都像是随风吐痰,啪嗒一声毁掉许多孩子对世界和生活的热情和好心情。不止如此,这种功利化的教育还会物化孩子,让他们觉得任何事情都必须是跟物质、利益挂钩,觉得自己必须拥有高分、财富、证书、名校光环才是有价值的。

     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老师冯琦,曾在清华教过课,一个省状元挂了科,找他求情,“他的中学校长以他考上清华为荣,他的父母认为他光宗耀祖,但没有一个人问,‘孩子,你为什么去清华?’”

     没有人真正关注孩子的需求,没有人去引导孩子发出自己的声音,这些存在思维误区的父母不由分说地将自己的需求强加在孩子身上,企图以模具化的流程,养育出一个符合自己期待的孩子,一个只做“有用”之事的孩子,一个成绩突出的“好孩子”。背单词、读古文、刷数学题才是有用的,种豆芽、数天上飞过几架飞机、跟着音乐节拍唱跑调的曲子、在雪地里打滚是没用的。

     而所有孩子都会按照父母心中的潜台词去生长,他们能感受到父母真实的内心感受,以及言行举止中透露出的价值观导向。以考上清华为荣的省状元,将父母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置,却不曾思考自己选的路有何意义,自己为何走到这里。

为什么说中国教育不见得比中国足球更有希望?

     可现代社会、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的,不是所谓的人才,而应该是那些真实的、鲜活的、有社会责任感的、会主动思考为什么、喜欢做‘无用之事’的人。进入人工智能时代,机器人走马上任,人的存在感没那么强烈,会淘汰很多重复性高且没有创造力的工作岗位。显然,当下功利性的教育无法担起这项重任,那些在“追着房子跑、追着收入跑、为生存而工作、为前途而社交”氛围里长大的孩子,也很难会有创造力。

     创造力从何而来?来源于你纯粹为“取悦”自己的兴趣。著名主持人梁文道说过,读一些无用的书,做一些无用的事,花一些无用的时间,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,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,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,就是来自这种时刻。这些时刻才是决定我们人生走向的关键。

     那些看似无用的事,不能直接帮孩子考试加分,但它们能帮孩子在未来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,渴望的人生。让孩子更了解世界,更了解生活,更了解自己,让孩子能在智能时代凭借出其不意的创造力PK掉,需要依赖大数据与智能算法的智能机器人。毕竟,失去大数据的支撑,它们所谓的智能还不如三岁小孩。

     确实,足球没有希望也就算了,教育不能没有希望。未来已来,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应该集齐精英智慧的改革高地,若其不能随科技的进步而褪掉时代的旧衣,我们将丧失新的“世界杯”主动权。


本类更新

本类推荐

本类排行

未经中国新教育网书面特别授权,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,违者依法必究。 
 
24小时热线电话:0591-88917857 QQ:418526785
 
闽ICP备12010380号